13388438812

|

财税咨询热线

让财务管理为企业创造价值

为什么你的股权激励无效?这4个陷阱,老板千万别踩!

股权激励是一项长期的员工激励制度,不仅是对员工的考验,也是对老板和公司的考验。

很多老板落地股权激励时却发现效果不好,一般来说是因为存在以下导向性问题:



股权激励4大陷阱

01.财散人散,掌握分寸
股权激励,首先考验的是老板能不能舍得,有舍才有得。
对经营管理者进行股权激励,就需要老板舍弃一定的权利和利益.
如果老板没有这样的胸怀,那股权激励就只能是一种表面形式,很难起到实质性的作用!
并且舍的多不一定能得的多,中间需要掌握一定的分寸。
  • 财聚人散,老板不敢多给,导致激励性不足,员工没有斗志。

  • 财散人散,老板大方,给员工很多,但一次性得到太多,员工很容易失去干劲,一心只想过着安逸的生活。

  • 财散人聚,这当然是企业最想看到的。

  • 财聚人聚,理想状态,很难达到,即使达到也很难长久。

02.滥竽充数,分配不均
股权激励必须明确受益者的岗位价值,历史贡献,未来创造等.
如果只是随意而定,那就会失去它应有的公平性,让该获得的人没有获得,不该获得的人反而得到不少好处。
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:
1、没有相应的岗位价值分析和绩效考核机制,导致没有可以量化的数据报告。
2、没有健全的监管体系,管理机制,导致激励对象通过投机取巧来获得自身利益。
03.重利轻义,导向错误
利指的是物质财富,而义则指的是一种精神!
现实中,很多企业认为实施股权激励就必须要上市;但事实上,实施股权激励不一定非要上市。
如果企业的发展只是为了上市,那么从一开始这个企业的命运就很难把控。
如果只把赚钱当作经营的唯一目的,往往就会欲速则不达。
赚钱不是企业的全部,企业也不能忽视精神文化的作用,否则这个企业是不会长久的。
企业要想走得更远,就必须给团队注入一种思想,导入一种文化,令公司员工做到上下同欲,这样企业才能走得长远。
04 股权统筹,不见全局
要实施股权激励,必须对企业有全局、长远的规划。
企业老板需要看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态势,要考虑到股权不断释放会遇到的一系列问题,比如:
(1)初创期
企业没有足够的资源和人才,这个时候适合企业进行股权激励的方式是在职股激励。
在职股是一种虚拟股份,激励对象拥有的股份只有分红的权利,没有所有权。
或者注册股激励,这个是属于公司的实股,需要到工商局备案的,但是切记,不可释放超过1/3。
(2)发展期
企业管理者素质不断提升,专业水平也不断提高,老板则可抽身出来为企业做战略规划。
这个时候,老板可以再次释放一些股份给企业高层管理者,让他们从小股东慢慢变大,成为公司的和新股东。
但企业发展期,创始人的股份一定是相对控股,最好是大于52%。
(3)扩张期
企业开始迅速扩张,想要继续实行股权激励,吸纳更多优秀人才,创始人可进一步稀释股份,控制在33%以上,这样的比例可以当股东大会时对公司不利决定的一票否决权。
(4)成熟期
这个时候创始人的股份就并非必须掌握在33%以上,因为这时企业已实现了公众治理,创始人不用担心被抢班夺权。
有三点可以保护创始人:公司章程、基金分析师、律师。
但凡成功的企业家,首先必须不贪一己私利,企业要让精英们都享受到成功的价值,才能达到发展高峰。



如何做好股权激励?

股权激励虽然有效,但绝不是万能的,其适用范围和适用对象如果用错了,不仅收不到预期效果还可能产生相反作用。
比如,有的企业在改制中形成职工人人持股和平均持股,不仅没有创造出活力,反而形成大锅饭,严重制约企业发展。
那股权激励应该怎么去做呢?
01.与其他激励手段合理搭配使用
比如对主要经营者激励组合上,可以以股权激励为主。
对于经营层其他高管人员股权激励与非股权激励可以各占一半;
而对于中层干部和技术、销售等部门的业务骨干,股权激励在其激励组合中的比重则不应超过1/3。
02.与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紧密结合
激励是手段,完成企业经营计划、达成发展目标才是目的。
所以股权激励制度和实施一定要结合企业目标达成情况、激励对象本人、业绩指标完成情况与考核办法来制订和兑现。
离开这一条,再好的激励手段也不会产生满意的激励效果。
03.注意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
激励制度一旦颁布,就要不折不扣地实施并坚持下去,否则企业将失去员工的信任,那样的话还不如不搞股权激励。
灵活性则指针对不同的激励对象、在不同的环境中,以及随着时间的变化,所使用的激励工具和激励方法的组合应该有所不同。
也就是说,要做到所采取的每一个激励措施对于所要激励的对象而言,都是实用的、恰当的、高效的。
04.注意激励方式和激励方法的创新
激励工具都是人们在管理实践中创造和总结出来的,并且不断有新的激励工具在不断地被创造出来;
每一个成熟或不成熟的激励工具都有其自身的适应性和适用条件,并不存在一个百分之百成熟、完善的股权激励方法。
所以,企业在借用或借鉴别人的股权激励方法时,一定要进行改造、创新,切忌简单模仿和盲目照搬。


图片



相关推荐
2025-03-05
2025-03-05
2025-03-05
2025-02-26
2025-02-26
2025-02-18
2025-02-18